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人口變遷

依據西元一六五四年,荷蘭人所繪製 〈大臺北古地圖〉資料顯示,其中的里族和 搭搭攸 社平埔族原住民部落,位於基隆河北岸,即是今日內湖的區域。依地圖中的基隆河流向座標判斷,里族社應在當今的粉寮至羊稠(今湖元、湖興及石潭里)之間; 搭搭攸 社是現在的港墘、洲仔到北勢湖(今內湖路一段)一帶。早在荷西時期的千年以前,內湖境內,即有 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生活其間。

在清朝康熙中葉以前,漢人尚未大量移民內湖之際,區域內的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,乃以母系社會為家庭重心,過著漁撈、狩獵和簡易的農作生活;地廣人稀,棲息地選擇臨河處。從西元一六四七(明永曆元)年起至一六五五(明永曆 9 )年止,荷蘭時代的戶口資料記載, 里族社和 搭搭攸 社戶口數為:

里族社和 搭搭攸 社戶口數

西元

里族社

搭搭攸社

1647 年

52 戶

231 人

13 戶

59 人

1648 年

52 戶

228 人

15 戶

60 人

1650 年

28 戶

140 人

40 戶

200 人

1654 年

27 戶

95 人

26 戶

102 人

1655 年

25 戶

71 人

43 戶

171 人

 

參考書目:

1. 《大臺北古地圖考釋》 翁佳音著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民 87.06 初版

 

雍正十(西元 1732 )年五月,清廷經地方官有條件的允許人民攜眷來臺;乾隆三十五(西元 1760 )年五月,再度解除人民攜眷渡臺之禁令後,漢人大量的湧入,致使本地原住民社會起了大變化。在清代初期,漢人的移民中,從較著名的家族族譜記載,得悉黃純善家族(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)於康熙二十七(西元 1688 )年,隻身渡臺,定居內湖;山腳許居家族(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)於康熙五十四(西元 1715 )年,攜帶兩子來臺,墾荒內湖;內湖望族郭崇飽家族(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)於雍正五(西元 1727 )年,前來內湖租園墾荒;「內湖庄」開墾業戶何士蘭(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),於乾隆六(西元 1741 )年,至港墘落籍;五份望族王傳圓(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),於乾隆二十一(西元 1756 )年,一家五口乘船欲前往淡水,不料,中途遇上暴風雨,致使船隻漂至鹿港登陸,之後,在輾轉來到內湖羊稠,最後定居「五份洋(即今日東湖路一帶)」開拓。內湖另一大開墾業戶林秀俊,亦在乾隆中葉,從擺接地區(今板橋平原)移轉至內湖灣仔、粉寮、石壁潭及松山上塔悠墾荒。此外,內湖「游厝」(今國防醫學院南側附近)渡臺始祖游子蹄與游子彪伯仲(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),亦在乾隆中葉,到內湖「頂灣仔」拓墾。

漢族中的客家、漳州、泉州籍移民,客籍人數最少,漳州籍為最多;漳州府詔安縣是屬客家人的分布區域,所以內湖地區,有開墾業戶何士蘭家族、「游厝」游子蹄與游子彪家族和謝拔鎰家族,祖籍歸詔安縣;今位於麗山高中校園西側的「陳厝」,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,亦屬客籍。泉州府籍的移民,居住在北勢湖、洲仔尾、葫蘆洲和五份地區,均臨基隆河畔;其他內湖大部分的土地,則由漳州籍先民分布其間。

日治時期,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,有北勢湖老街和港墘老街,因受基隆河整治工程影響,已夷為平地,另再形成新的「內湖科技園區」了。現在的內湖路二段「中店仔」,尚餘少許的日治時期的老店舖和舊行政中心的「內湖庄役場」等歷史性建築物,也準備做都市更新,即將被拆除。傳統的三合院民居,在當今的內湖已不多見了;隨著時光的流逝,歷史性舊建築物的遺存,愈顯珍貴。

民國四十四年二月,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臺,在內湖康寧路一段設立「清白新村」,安置部分的「難民」。民國四、五十年間,為配合政府的「鼎興計畫方案」與其他的政策,當年的內湖鄉境內,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(如下附表)和國會山莊,有影劇五村、警智新村、干城一村、愛士四村、內湖一村、內湖二村、內湖三村、精忠新村、貿商三村、憲光新村、貿商七村、治磐新村、自立二村及碧湖新村、麗山新村等,村子裡的鄉親,皆是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籍。

 
各眷村資料表

編號

眷村名稱

設村時間

設立位置

興建單位

基地範圍

地主

眷舍數

眷戶數

軍種

列管單位

改建時間

1

清白新村

民國 44 年

康寧路一段

中華婦聯總會

 

陸總部、私有

214 戶

225 戶
(含違建)

陸軍

陸軍總司令部

民 80 年

2

影劇五村

民國 49 年

內湖路二段

海軍總部、中華婦聯總會

 

軍有

441 戶

440 戶

海軍

海軍總司令部

民 70 年

3

警智新村

民國 50 年

康寧路一段

警備總部

2,300 平方公尺

國有

92 戶

91 戶

陸軍

警備總部

民 80 年

4

干城一村

民國 52 年

康寧路一段

中華婦聯總會

3,200 平方公尺

軍有

100 戶

99 戶

陸軍

陸軍總司令部

民 92 年

5

愛士四村

民國 53 年

康寧路一段

陸總部婦聯分會

4,000 坪

軍有

23 戶

22 戶

陸軍

陸軍總司令部

未改建

6

內湖一村

民國 54 年

內湖路二段

國防部總務局

 

國防部

93 戶

92 戶

陸軍

國防部

民 70 年

7

內湖二村

民國 54 年

康寧路一段

國防部總務局

 

國防部

126 戶

124 戶

陸軍

國防部

民 72 年

8

內湖三村

民國 54 年

內湖路二段

國防部總務局

 

國防部

21 戶

21 戶 (含 3 戶自建)

陸軍

國防部

民 70 年

9

精忠新村

民國 54 年

江南街 71 巷

陸軍總司令部

 

軍有

254 戶

253 戶

陸軍

陸總部後勤司令部

民 70 年

10

貿商三村

民國 54 年

內湖路三段

中華婦聯總會

2 公頃

國安局

107 戶

106 戶

國安局

國安局

民 70 年

11

憲光新村

民國 55 年

江南街 71 巷

憲兵司令部

28,500 坪

憲兵司令部

305 戶

304 戶

憲兵

憲兵司令部

民 70 年

12

貿商七村

民國 57 年

內湖路二段 179 巷

中華婦聯總會

1 公頃餘

國安局

106 戶

105 戶

國安局

國安局

民 70 年

13

治磐新村

民國 57 年

內湖路一段 217 巷

中華婦聯總會

18,000 平方公尺

國防部

137 戶

135 戶

 

警備總部

民 72 年

14

自立二村

民國 58 年

陽光街 68 巷

聯勤總司令部

1,000 坪

軍有

35 戶

35 戶

陸軍

陸軍總部

未改建

15

大華新村

 

成功路二段

陸軍工兵學校

 

 

 

 

陸軍

陸軍總司令部

已拆除

 

另外,成功路二段一一五巷四十七弄內的「大華新村」,亦容納百餘戶越南的僑胞;還有,位於康寧路三段「東湖國宅」內,居住一批曾租屋於成功路二段而組成「快樂村」(民國 87 年 3 月,遭祝融而遷村)的花東地區阿美族原住民。又從民國六十三年,逐漸解除禁建以降,本區大興土木,住宅社區 紛紛的設立 , 吸引了大量來自臺灣中南部,年輕、中產階級及小家庭的新移民進駐。

民國八 O 年代,臺灣地區興起一股「國際通婚」,臺灣郎娶東南亞新娘風潮後,本區亦不例外,領有定居證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「東南亞新移民」者,近幾年來,每年約有一、二十件 註 1 ;如此,內湖已形成一個多元族群的新社區了。

以下臚列自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八(西元 1905 )年起,至民國九十二年止,內湖境內設籍的住民戶口統計資料: